什么是灾难恢复

灾难恢复(DR) 是指组织在因自然或人为灾难造成业务中断后使关键技术数据、基础设施和系统继续运行的过程。这是业务连续性的一方面。

制定良好的灾难恢复计划至关重要,尤其是对于 IT 部门而言。最基本、最常见的灾难恢复方法是定期备份,例如 虚拟机备份 和恢复。

根据备份和恢复机制,灾难恢复分为0-7级。我将在本文中解释它们。

0-7 企业容灾水平

20世纪80年代,共享技术指导委员会和IBM建立了6层灾难恢复级别模型。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,灾难恢复级别的模型也在不断发展。

如今IT行业普遍接受的容灾级别已经达到了7级。容灾级别越高,所需的恢复时间越短,但相应的恢复成本也越高。

0-7级灾难恢复说明:

7个灾难恢复级别

0级:无场外数据

  • 最便宜的成本
  • 只能使用现场系统进行恢复,如果本地服务器被破坏,则没有灾难恢复能力。

这就是 20 世纪 60 年代、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大多数组织使用磁带或磁盘驱动器执行备份和恢复的方式。

级别 1:冷站点物理备份

  • 运输和储存空间成本
  • 恢复需要很长时间

以物理方式移除存储数据的磁带或其他存储介质,并由外部公司将其传输并存储到异地设施。

级别 2:使用热站点进行物理备份

  • 运输及备用场地费用
  • 减少恢复时间

物理移除并转移存储数据的存储介质,并将其恢复到已安装必要硬件的辅助站点。

物理存储介质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的大型企业中流行,但由于当时数据传输的网络速度较慢,因此物理存储介质至关重要。

第 3 级:电子保管库

  • 电子传输和备用站点成本
  • 数小时内恢复

数据以电子方式传输到异地,无需物理运输和存储空间。备份和恢复速度取决于网络带宽,网络带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有所增加。直到今天,这仍然是最常见的数据备份方法。

级别 4:时间点恢复

  • 更频繁的数据备份和恢复以及备用站点成本
  • 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恢复

这两个站点互为备份。更频繁地将映像级数据备份恢复到已安装硬件和软件的异地站点。

5 级:两站点提交/事务完整性

  • 连续数据传输和备用站点成本
  • 恢复时间(分钟)

同时运行和维护两个站点,并将数据持续实时传输到另一个远程站点,以保持数据一致性。需要互联网提供的大量网络带宽。

6 级:最小至零数据丢失

  • 磁盘镜像或数据复制和备用站点成本
  • 即时恢复

通过磁盘镜像或数据复制技术,数据文件在创建时进行备份,并在此后以高频率持续更新。备份数据与主数据具有相同的年龄。

常见于对数据丢失零容忍的大型企业,例如银行或其他电信级别的企业。如今,许多公司选择云存储作为另一个站点。

7 级:恢复自动化

  • 最贵的
  • 自动即时恢复

最新的灾难恢复级别。

人工智能 (AI) 等技术持续监控数据运营的多个方面。当检测到可能存在异常情况时,立即根据恢复规则数据库分析情况,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触发已有关键数据和应用的系统进行恢复。

基于云的存储工具通常可以提供此功能。

灾难恢复

虚拟机灾难恢复计划的实际使用

虚拟化是当今IT行业的核心。因此,虚拟机数据的容灾变得至关重要。

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,创建和维护备用站点并不划算。在运行时自动备份多个虚拟机 、清理旧备份以及异地恢复备份的能力 就足够了。而这些功能都是很多专业备份工具提供的。我推荐您尝试一款 免费的虚拟机备份软件——傲梅企业备份旗舰版。

对于大型企业,备份可能不足以满足其停机时间或恢复时间目标 (RTO) 要求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虚拟机管理程序供应商还提供 虚拟机故障转移 解决方案,当然,还有昂贵的许可费用。灾难恢复级别越高,成本就越高。

例如, 这些最流行的 1 类虚拟机管理程序上的 VMware vSphere 复制 和 Hyper-V 实时迁移 功能。

因此,有必要对这些特点进行比较,制定合适的灾难恢复方案。

总结

没有最好的灾难恢复方案,只有最合适的灾难恢复方案。正如您所看到的,不同灾难恢复级别的成本和恢复时间有所不同。

要制定合适的灾难恢复计划,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。例如,您的企业可以承受多长时间的停机时间,以及您的企业可以容忍多少数据丢失?